老秘方网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食疗 > 五脏调养> 正文

补养脾胃药膳(2)

【补养脾胃药膳】 (1) (2) (3) (4) (5) (6)

荷叶蒸黑枣

[配方]新鲜荷叶5张,黑枣500克,花生油、料酒各适量。

[制作]1.将荷叶洗净,每张荷叶剪成10—12个小方块;黑枣用温水浸泡半小时后,洗净,加料酒两匙,拌匀,保持湿润。

2.将黑枣用荷叶包起,每一小张包1个黑枣,包时在黑枣上面涂一层花生油,荷叶要包紧,-包好后放入瓷盆内。

3.将荷叶包枣用武火隔水蒸1小时。

[食法]适量食用。

[功效]补养脾胃,升清气,降浊气。

[宜忌]湿热内郁,中满吐逆,痰热咳嗽者忌食。

韭菜炒鸡蛋

[配方]韭菜250克,鸡蛋2个,盐3克,花生油30毫升。

[制作]1.将韭菜择洗干净,切碎末;鸡蛋打入碗中,加入韭菜、盐搅散。

2.炒锅置火上,放入花生油烧热,倒入鸡蛋汁,炒至干香即可食用。

[食法]适量食用。

[功效]温中下气,暖胃理血。

[宜忌]胃热者忌食。

山药鲢鱼饮

[配方]山药、桂圆各15克,枸杞子20克,鲢鱼500克,盐、料酒各适量。

[制作]1.将山药切片,枸杞子、桂圆洗净,鲢鱼洗净,去内脏及腮,切3厘米长。2厘米宽的块状,备用;

2.将山药、枸杞子、桂圆、鲢鱼放入铝锅内,加水适量,放入料酒,置武火上烧开,文火炖熬5盼钟,加入盐,调好味。

[食法]吃鱼肉喝汤。

[功效]补脾益肾,健脑益中。适用于脾胃虚热、肝肾虚损、头脑不清等症。

浮小麦羊肚饮

[配方]浮小麦30克,羊肚250克,胡椒粉、盐、料酒各适量。

[制作]1.将浮小麦洗净,羊肚用开水烫过后,切成3厘米长2厘米宽的小块,备用;

2.将浮小麦、羊肚放入铝锅内,加水适量,放入料酒,置武火上烧开,移文火炖熬2小时,停火,加盐、胡椒粉调味。

[食法]吃羊肚喝汤。

[功效]健脾胃,除烦热。适用于脾胃虚弱、出虚汗、气短、虚热等症。

砂仁豆腐茄盒

[配方]砂仁粉5克,茄子4个,豆腐1块,鱼肉末200克,青豆8粒,鸡蛋1个,碎红萝卜3克,盐、生粉各5克,水20毫升。

[制作]1.选取新鲜肉茄,纵剖开为二,一边控空为鱼肚,另一边剪为鱼尾。

2.豆腐出水,沥干。置豆腐、鱼肉末、砂仁粉、熟蛋清、盐于大碗中,全部搅烂,然后酿豆腐鱼肉末于鱼肚上,缀以两颗青豆为眼睛,并在鱼背上撒些红萝卜碎作为鱼鳞。

3.隔水蒸金鱼肚约15分钟,鱼尾放在滚水中煮约5分钟,散开鱼尾排在鱼肚后。

4.把芡汁淋在金鱼头上。

[食法]佐餐食用。

[功效]补脾胃,益气血,健脑补脑。

[宜忌]阴虚有热者忌食。

无花果粟米蛋

[配方]无花果20克,鸡蛋3个,粟米粉2克,溶牛油8毫升,盐1克,糖3克。

[制作]1.鸡蛋3只连皮煮熟,去壳,分开蛋白与蛋黄。

2.蛋白、无花果用搅拌机搅碎,加一半调味粟米粉及少许水搅匀,分为3份。

3.蛋黄用汤匙压为茸,加入余下的调味料,搅匀后分为两份。

4.小杯内涂溶牛油,先放入一份蛋白,用匙压实,再放入一份蛋黄,亦用匙压实,如此交错地放入蛋白与蛋黄。

5.锅内烧滚水,隔水蒸约15分钟,取出反扣千层蛋于碟上。

[食法]餐后食用。

[功效]健胃清肠,消肿解毒。对于肠炎、便秘、疥疮等有较好的保健预防作用。

[宜忌]无花果用鲜品效果好。

山药瑶柱猪红粥

[配方]瑶柱25克,腐竹100克,山药15克,粳米250克,猪血300克,胡椒粉2克,葱6克,盐适量。

[制作]1.山药浸润切片;粳米洗净,加水适量,烧沸,放入山药、腐竹、瑶柱,文火再煮。

2.猪血切成3厘米见方块,放入水中泡过,再放入粥内煮30分钟后,加盐、葱、胡椒粉调味即可食用。

[食法]作主食。

[功效]补益脾胃,强壮身体。日常服用,保健强身。

[宜忌]有实邪病症忌食。

无花果虾仁通心粉

[配方]无花果15克,通心粉250克,虾仁、猪肉各150克,小白菜100克,葱10克,植物油10毫升,黑胡椒粉、盐、味精各适量。

[制作]1.将无花果洗净切片;锅内放约1500毫升水,煮沸后,把通心粉投入,加少许盐,煮约12分钟,待熟软后,捞起冲过冷水沥干备用。

2.将虾仁洗净,葱洗净切碎;猪肉切丝,小白菜切段备用。

3.将植物油热锅后,加入葱花及肉丝爆香。

4.加入水于锅中,待水沸腾后,再加入无花果、通心粉。

5.把虾仁、小白菜加入锅中,待沸腾后,即加入黑胡椒粉、盐、味精即可。

[食法]作主食。

[功效]健胃清肠,消肿解毒。对于肠炎、便秘、疥疮等有较好的保健预防作用。

[宜忌]胃热者忌服。

山药冬菜粉丝鸭

[配方]山药15克,鸭250克,粉丝100克,冬菜、香菜、香油、盐、味精各适量,姜10克。

[制作]1.将山药浸润切丝;鸭肉、姜、香菜洗净,粉丝泡水至软备用。

2.将鸭肉切块,姜切丝,香菜切碎,粉丝切段。

3.加入水后把山药、姜、鸭肉、粉丝放入锅内煮熟透。

4.再加入冬菜、香油、香菜盐、味精、香菜即成。

[食法]佐餐食用。

[功效]补益脾胃,强壮身体。日常服用,保健强身。

[宜忌]有实邪病症忌食。

无花果刀削面

[配方]无花果15克,面粉200克,红薯粉5克,猪肉150克,小白菜10克,葱10克,酱油、黑胡椒粉、味精、海米、盐各适量。

[制作]1.把面粉、红薯粉放入容器内加半杯水,充分搅拌后,揉成面团备用。

2.将无花果洗净切片,猪肉、海米、小白菜、葱洗净,猪肉切丝,小白菜切段,葱切碎备用。

3.将植物油热锅后,加入无花果、海米,葱花、猪肉爆香,然后滴入少许酱油炒入味。

4.加入水于锅中,待沸腾后,把面团用刀削下锅,煮熟透。

5.再将小白菜、盐、味精、黑胡椒粉放入锅内即成。

[食法]作主食。

[功效]健胃清肠,消肿解毒。对于肠炎、便秘、疥疮等有较好的保健预防作用。

[宜忌]便溏者忌服。

山药香菇鸡丝粥

[配方]山药15克,粳米150克,鸡胸肉、豌豆各150克,香菇50克,芹菜、葱各10克,植物油12毫升,白糖100克,黑胡椒粉、味精、盐、酱油各适量。

[制作]1.将山药浸润切片;粳米、鸡胸肉、葱、芹菜、豌豆洗净,香菇泡水至软,鸡胸肉、香菇各切丝,芹菜、葱各切碎备用。

2.将植物油热锅后,加入山药、葱花、鸡胸肉、香菇爆香,然后滴入少许酱油炒入味,再把粳米下锅续炒数下。

3.加入水于锅中,待米煮熟透后,把豌豆、芹菜、白糖放入锅内。

4.加入盐、味精、黑胡椒粉即成。

[食法]作主食。

[功效]补益脾胃,强壮身体。日常服用,保健强身。

[宜忌]有实邪病症忌食。

山药鸡肉汤圆

[配方]山药15克,糯米粉500克,鸡肉250克,酱油100毫升,姜25克,白胡椒粉6克,大油30毫升,盐10克。

[制作]1.将山药、鸡肉剁碎,加调味料拌和成馅心。

2.糯米粉加水揉成团。

3.取小面团,压扁后包入馅心,制成汤圆。

4.放入锅中,煮沸浮起熟透即可。

[食法]作主食。

[功效]补益脾胃,强壮身体。日常服用,保健强身。

[宜忌]有实邪病症忌食。

牛奶粳米粥

[配方]粳米、砂糖各50克,牛奶150亳升,黄油5克。

[制作]1.把粳米洗净放入锅内,加水适量。

2.用武火煮20分钟后,再加入牛奶、砂糖、黄油,再大约煮5分钟,煮至成粥。

[食法]每日1次,早餐或单独食用。

[功效]补益肠胃。

木瓜水果泥

[配方]木瓜、香蕉、苹果、香瓜、西瓜各50克。

[制作]1.将水果洗净,去皮、去子或核。

2.用汤匙刮取果肉,放入搅拌器,搅成果泥,倒出,即可装碗食用。

[食法]餐后单独食用。

[功效]清暑热,理气,润肠胃。适用于夏季饮食不佳、食欲缺乏。

[宜忌]凡精血虚弱,阴不足的忌食。

姜汁拌菠菜

[配方]菠菜250克,姜、葱各10克,盐3克,醋、酱油各10毫升,香油、味精各适量。

[制作]1.菠菜择去黄叶,削去须根保留红头,切成6—7厘米的长段,用水洗净;姜切丝,绞出汁液;葱切段。

2.锅内加水100D毫升,置武火烧沸,倒入菠菜略焯,2分钟捞出沥干水分,装在盘内。

3.把姜汁、葱、酱油、香油、盐、味精、醋同菠菜拌匀即成。

[食法]佐餐食用。

[功效]补肠胃,通便秘,生津血。

[宜忌]胃热者不宜食用。

无花果猪蹄

[配方]无花果15克,黄豆50克,猪蹄外,料酒10毫升,酱油15毫升,盐、姜各5克,葱10克,鸡汤500毫升。

[制作]1.把无花果、黄豆洗净;猪蹄去毛,刮洗干净,切大块,姜拍松,葱切段。

2.把煲置武火上,加入鸡汤,加水1000毫升,放入黄豆,用武火烧沸,文火炖煮半小时后,加入猪蹄、无花果、料酒、盐、酱油、姜、葱,继续煲至猪蹄熟透为止。

[食法]每日1次,佐餐食用。

[功效]健胃清肠,消肿解毒。对于肠炎,便秘、疥疮等有较好的保健预防作用。

[宜忌]宜于选用熟透的无花果使用。

山药荷包蛋

[配方]山药粉20克,鸡蛋2个,葱10克,醋、酱油各10毫升,植物油、白糖各适量。

[制作]1.将炒锅置炉火上烧热,加入油将鸡蛋逐个煎熟,两面煎至黄色为度。

2.将两只荷包蛋放入炒匀,加少许油,撒入葱粒。

3.将山药粉、醋、酱油、白糖、水100毫升,放入炒锅内,烧沸即成。

[食法]每日1次,佐餐食用。

[功效]补益脾胃,强壮身体。日常服用,保健强身。

[宜忌]有实邪病症忌食。

姜面片煮羊肉(温)

[配方]姜20克,羊肉50克,面粉300克,葱、盐、味精、鸡油、胡椒粉各适量。

[制作]1.将姜洗净,切片;羊肉洗净,切3厘米见方的片;面粉加少量水,揉切后,用擀面杖擀成4厘米见方的片;葱切小段。

2.姜、羊肉、葱同放炖锅内,加水烧沸,再用文火煮25分钟,加入面片,用中火煮熟,加入盐、味精、胡椒粉、鸡油即成。

[食法]每日1次,正餐食用。每次吃100克。

[功效]补脾健胃。适用于脾胃虚弱,乏力,少食等症。

[宜忌]阴虚内热者可少量服用。

[解析]姜味辛,热。归脾、胃、肺经。具有温胃降逆作用。王好古认为: “经炮则温脾燥胃”。羊肉温脾暖胃,二者在一起同烹可增强温补脾胃之功,帮助消化吸收,改善纳食之不佳症状。经常食用,对脾胃虚弱有补益作用。故宜正常人四季补脾胃食用。

白豆蔻煮鲫鱼(温)

[配方]白豆蔻5克,鲫鱼300克,料酒、姜、葱、盐、味精、鸡油、胡椒粉各适量。

[制作]1.将白豆蔻打成细粉;鲫鱼宰杀后去鳞、腮及肠杂;姜切片,葱切段。

2.将白豆蔻、姜、葱,同放炖锅内,加水适量,置武火烧沸,再用文火煮25分钟,下入鲫鱼,改用中火煮熟,加入盐、味精、胡椒粉、鸡油即成。

[食法]每日1次,佐餐食用,每次吃鲫鱼肉100克,喝汤。

[功效]温中止呕,健脾利湿。适用脘腹胀满,冷痛,嗳气,呃逆,寒湿吐泻等症。

[宜忌]阴虚血燥者不宜多服。

[解析]白豆蔻味辛,温。归肺、脾经。具有温中止呕作用。鲫鱼健脾利湿,主治脾胃虚弱,纳少无力,二者烹饪食用,对受纳运化迟滞,食少,津液不能化为肌肤,以致羸瘦乏力者大有裨益。正常人可作补脾胃药膳,四季宜用。

山药鸡蛋羊肉面(温)

[配方]山药粉15克,鸡蛋1个,羊肉50克,挂面200克,姜、葱、盐、味精、鸡油各适量。

[制作]1.将鸡蛋打入碗中,加入山药粉搅散;羊肉洗净,切3厘米见方的片;姜切片,葱切段。

2.将炒锅置武火上烧热,加入鸡油、水,煮沸后加入羊肉、鸡蛋、山药粉,放入姜、葱烧沸,再下入挂面,煮熟,加入盐、味精即成。

[食法]每日1次,正餐食用,每次吃面、羊肉1舶克,喝汤。

[功效]养血润燥,温胃利湿。适用于脾胃虚弱,食少,乏力,羸瘦等症。

[宜忌]无特殊禁忌。

[解析]山药味甘,平。归肺、脾、肾经。能健脾、补肺、固肾,益精。《纲目》: “益肾气,健脾胃。”鸡蛋营养丰富,性味甘、平。具有滋养脾胃功效;羊肉益气补虚,温中暖下;挂面具有养心除烦功效。三味加入调料煮成面条,食用后可增强温胃利湿,滋养脾胃之功效。经常食用,对补益脾胃大有益处。也是正常人滋补脾胃药膳。四季宜食。

羊脊骨小米粥(温)

[配方]羊脊骨500克,小米200克,姜、葱、盐、味精、胡椒粉各适量。

[制作]1.将羊脊骨洗净,顺羊脊骨节剁成块;小米淘洗干净,去泥沙;姜切片,葱切段。

2.将羊脊骨、姜、葱同放炖锅内,加水,置武火烧沸,再用文火炖煮45分钟,加入小米煮熟,加入盐、味精、胡椒粉即成。

[食法]每日1次,每次吃小米羊脊粥100克。正餐食用。

[功效]健脾胃,暖肾阳。适用于肾虚,腰酸,肢冷,畏寒等症。

[宜忌]无特殊禁忌。

[解析]方中羊脊骨补肾虚,通督脉。青粱米有补中益气,除热之功放,适用脾胃虚热,消渴,肾虚等症。青粱米与羊脊骨煮粥,加调料食之,可发挥健脾胃,养肾阳功效。脾虚,肾衰者经常食用,大有裨益。宜正常人四季食用,滋补脾胃。

白扁豆小米粥(温)

[配方]白扁豆30克,小米60克,白糖15克。

[制作]1.将白扁豆洗净;小米淘洗干净。

2.将白扁豆、小米同放锅内,加水,置武火烧沸,再用文火炖煮30分钟,加入白糖即成。

[食法]每日1次,每次服完,正餐食用。

[功效]健脾胃,止呕吐。适用于脾胃虚弱,暑湿泄泻,白带等症。

[宜忌]无特殊禁忌。

[解析]白扁豆性昧甘,平,归脾、胃经,具有健脾和中之功效。《日华子本草》称其“补五脏。”小米又名黄粟,性味甘、咸,人脾、胃、肺、肾四经,可以祛脾胃中热,补虚损,养肾气。白扁豆与小米、白糖煮粥食之,可增强其健脾胃之功效是补脾胃之佳品,正常人四季均可常食。

黄母鸡汤党参煮饺子(温)

[配方]党参15克,黄母鸡肉300克,面粉300克,猪瘦肉100克,盐、味精、姜、葱、植物油、料酒各适量。

[制作]1.将党参洗净,剁碎;鸡肉洗净,剁成块;姜剁成粒,葱切花;面粉加入适量水,揉成面团,揪成剂子,擀成饺子皮;猪瘦肉洗净,剁成泥。

2.猪肉泥内放入党参、姜、葱、盐、味精、植物油,拌成饺子馅,包成饺子。

3.将鸡肉放入炖锅内,加入姜、葱、料酒,水,置武火烧沸,再用文火炖煮30分钟,下入饺子,用中火煮熟即成。

[食法]每日1次。

[功效]健脾胃,补虚损。适用于脾胃虚弱,面黄,消瘦,肌肤不润等症。

[宜忌]任何体质人士均可服食。

[解析]党参味甘,平,无毒,{得配本草》认为其“人手、足太阴经气分。”能补中,益气,生津。《本草从新》称其能“补中益气,和脾胃,除烦渴。”猪瘦肉滋阴润燥;黄雌鸡,即黄母鸡,味甘,温,有温中益气,补精髓功效。用母鸡肉煲汤,饺子放人汤中煮熟,食之可滋补脾胃,是正常人四季

山药饼(平)

[配方]山药粉50克,面粉300克,盐、味精、葱、植物油各适量。

[制作]1.山药烘干,碾成细粉;葱洗净,切碎。山药粉、面粉,加盐、味精、葱花和适量水,揉成面团,制成饼子生坯,备用。

2.将炒锅置武火上烧热,加入植物油,烧六成热时,下入饼,两面煎成金黄色即成。

[食法]每日1次,每次吃饼100—150克,正餐食用。

[功效]健脾,补肺,固肾,益精之功效。适用于脾虚泄泻,久痢,虚劳咳嗽,消渴,遗精,带下,小便频数等症。

[宜忌]任何体质人士均可食用。

[解析]山药性味甘,平。归脾、肺、肾经。具有健脾益肾功效。《日华子本草》: “助五脏,强筋骨,长志安神,主泄精健忘。”面粉性味甘、平。具有养心除烦,祛热止渴,利尿功效。山药与面粉作成饼食之,可增强其健脾,固肾功效。经常食用可补益脾肾。宜正常人四季补益脾胃食用。

山药粳米粥(平)

[配方]山药20克,粳米100克,白糖20克。

[制作]1.山药洗净,切薄片;粳米去泥沙,淘洗干净。

2.将山药、粳米同放锅内,加水,置武火烧沸,再用文火煮35分钟,加入白糖即成。

[食法]每日1次,正餐食用。

[功效]健脾养胃,固肾益精。适用于脾胃虚弱,暑月吐泻,小便不畅,烦渴,遗精等症。

[宜忌]任何体质人土均可服食。

[解析]山药味甘,平,归脾、肺、肾经,为补益脾胃之要药。《纲目》认为山药能“益肾气,健脾胃。”粳米即粳米,性味甘、平,具有健脾养胃,止渴除烦,固肠止泻之功效。二者结合,加白糖煮粥食之,可发挥健脾固肾之功效。为正常人四季补益脾肾之佳品。

山药糯米炖猪肚(平)

[配方]山药50克,猪肚1个,糯米250克,料酒、姜、葱、盐、味精、胡椒粉各适量。

[制作]1.将山药润透切片;糯米去泥沙,淘洗干净;猪肚洗净;姜切片,葱切段。

2.将山药、糯米装入猪肚内,缝上口,置入锅内,加入姜、葱、料酒和水,用武火烧沸;再用文火炖煮45分钟,加入盐、味精、胡椒粉即成。

[食法]每日1次,每次吃猪肚、山药、糯米,佐餐食用。

[功效]暖脾胃,补中气,固肾腰。适用于脾胃虚寒,虚劳咳嗽,遗精,消渴,小便频数,小儿疳积等症。

[宜忌]任何体质人士均可服食。

[解析]山药味甘,平。归肺、脾、肾经。有健脾,补肺,固肾,益精功效。《本经》称: “主伤中,补虚,除寒热邪气,补中益气力,长肌肉,久服耳目聪明。”猪肚性味甘,微温,具有健脾胃,补虚损之功效,与健脾要药之山药,暖脾胃之糯米结合共烹,食用后,可增强补脾胃作用。也是正常人四季补脾胃之美食。

参枣米饭(温)

[配方]党参10克,生黄芪30克,红枣20颗,糯米250克,白糖50克。

[制作]1.将党参、黄芪、红枣放在瓷锅或沙锅内,加水泡发,然后煎煮30分钟左右,捞出党参、红枣,药液备用。

2.先将糯米淘洗干净,放在大瓷碗中,加水适量,经蒸熟后,扣在盘中,然后把党参、红枣摆在糯米饭面上。

3.将药液加白糖,煎成浓汁倒在枣饭上即成。

[食法]每日1次,正餐食用。

[功效]健脾益气。适用于体虚气弱,乏力倦怠,心悸失眠,食欲不振,便溏浮肿等症。

[宜忌]任何体质人士均可服食。

[解析]党参味甘,平,无毒。归手、足太阴经气分。能补中益气。可兴奋中枢神经,使精神振奋,消除疲乏,增加红细胞和血色素,并能增强体力。红枣经现代医学研究证明,可增强肌肉收缩力,保护肝脏,使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增高。它还有抗过敏作用,抑制对人体不利的免疫反应。生黄芪可益气摄血。糯米又名江米,具有暖脾胃,补中益气,缩小便之功效。党参、黄芪、红枣、糯米四者做成米饭,可增强健脾益气。

羊脂红枣(温)

[配方]红枣250克,羊脂25克,糯米酒250毫升。

[制作]1.将红枣放入锅中,加水煮软后,倒去水,加入羊脂,糯米酒(或料酒),煮一沸后,放冷。

2.将红枣和酒液倒人玻璃瓶(或瓷罐)内,密闭贮存7天即成。

[食法]每次食用红枣3-5颗,每天2次。

[功效]补虚健脾。适用于久病体虚,消渴,脾虚气弱等症。

[宜忌]中满吐逆,痰热咳嗽者不宜多服。

[解析]红枣味甘,温,归脾、胃经,能补脾和胃,益气生津,调营卫,解药毒。《别录》称其能“补中益气,强力,除烦闷,疗心下悬,肠僻。”羊脂即羊油,味甘,温,有补虚,润燥,祛风,化毒功效。糯米酒行药势,这样泡制的羊脂红枣,有补虚健脾功效。也是正常人四季皆可食用的美食。

白术黄花面(温)

[配方]白术15克,面条500克,豆芽250克,水发香菇30克,黄菜花15克,芹菜、嫩姜、植物油、酱油、味精各适量。

[制作]1.将白术研成细粉;香菇、嫩姜切丝;芹菜放沸水锅焊一下,切碎;豆芽洗净去根,黄菜花切寸段。

2.将面条放在沸水锅中浸透,捞起沥干水分,然后披开,淋上熟植物油,拌匀抖松。

3.将炒锅放在中火上,倒入植物油烧至油冒烟,取出—半待用。

4.然后将姜丝放入稍煸,加香菇、黄菜花,翻炒,加酱油、白术粉、味精,加少量水煮沸后,即将面条、豆芽倒入锅中翻拌,加盖稍焖至于熟透,拌入留下的熟油。装盘时,在面条上铺芹菜。

[食法]每日1次,每次吃面条适量。

[功效]健脾益气,补虚益精。适用于脾虚气弱的肿瘤、冠心病、高血压等病。

[宜忌]阴虚燥渴者宜少服。

[解析]白术味苦、甘,温,归脾、胃经,能补脾,益胃,燥湿,和中, 《医学启源》称其能“除湿益燥,和中益气,温中,去脾胃中湿,除胃热,强脾胃。”面粉条味甘,平,有除热,止渴,利尿,养心,去烦功效。再用辅料、调料煮成面条,食后有健脾益气,补虚益精功效。本方适宜正常人四季补脾胃食用。

山药泥(平)

[配方]山药200克,豆沙、白糖各150克,面包糠100克,水豆粉50克,大油适量。

[制作]1.将山药粉碎成细末,加入白糖75克,加水少许,搅成细泥;面包糠加工成细泥;豆沙另置碗中,上笼蒸透后。

2.将炒锅烧热,下大油,倒入山药泥,炒至浓稠时,盛在盘的中间;将炒锅下大油,依次再炒面包糠泥和豆沙,分别盛在山药泥的两边。

3.将手勺置文火上,加水少许,白糖75克,烧沸去沫,用水豆粉勾成黄汁,浇在三泥上面即成。

[食法]每日1次,每次吃100克。

[功效]健脾和胃。应用于脾胃虚弱的便溏、腹泻等慢性肠胃病。

[宜忌]痰湿盛者宜少服。

[解析]山药味甘,平,归肺、脾、肾经。能健脾,补肺,固肾,益精。《纲目》称其“益肾气,健脾胃,止泻痢,化痰涎,润皮毛。”豆沙即用赤豆煮熟,捣茸成泥。赤小豆味甘、酸,平,归心,小肠经,有利水除湿,和血排脓,消肿解毒功效。二药结合烹饪,加入辅料、白糖调味制成山药泥,食之化碴,美味可口,尤宜老人食用,是保健脾胃之佳品,四季均可食用。

键脾汤圆(平)

[配方]山药50克,糯米500克,白糖90克。

[制作]1.将山药捣刚2粉,放入蒸锅内蒸熟,加白糖,调成馅备用。

2.糯米泡后,磨成汤圆米粉,分成若干小团。

3.将山药馅与糯米粉小团包成汤圆,下沸水锅中煮熟即成。

[食法]每日1次,每次吃汤圆适量。

[功效]补脾益肾。适用于脾虚食少,肾精亏损等症,若用治糖尿病,则应去白糖。

[宜忌]无特殊禁忌。

[解析]山药味甘、平,归肺、脾、肾经,能健脾、固肾。《伤寒秘要》称其能“补不足,清虚热。”糯米暖脾气,补中益气。二者配白糖煮成汤圆,具有补脾胃之功效。也适宜正常人保护脾胃食用,四季皆宜。

山药鸡蛋面(平)

[配方]山药粉1500克,面粉3000克,鸡蛋10个,豆粉200克,姜、盐、味精、胡椒粉、大油、葱各适量。

[制作]1.将面粉、山药粉、豆粉放入盆中,加鸡蛋、水、盐适量,揉成面团,擀成薄面片,切成面条。

2.将锅内加水适量,放入大油、葱、姜,烧开,再将面条下入,煮熟,放入味精、盐、胡椒粉即成。

[食法]每日1次,每次吃面条适量。

[功效]健脾固肾。适用于脾虚,泄泻,慢性痢疾,遗精,带下,小便频数等症。

[宜忌]任何体质人士均可服食。

[解析]山药味甘,平,归肺、脾、肾经,能健脾,补肺,固肾,益精。面粉健脾和胃,二者加入辅料、调料制成面条,食用后对脾胃有保健作用。正常人可作四季补脾胃食用。

白茯粳米粥(平)

[配方]白茯苓粉20克,粳米200克。

[制作]1.将粳米淘洗干净,加茯苓粉,放铝锅内加水适量,置灶上,先用武火烧开,后移文火上,煎熬至米烂即成。

[食法]每日1次。

[功效]健脾利湿。适用于老年性浮肿,肥胖症,小便不利,腹泻等症。

[宜忌]任何体质人士均可服食。

[解析]茯苓味甘、淡,平,归心、脾、肺经,能渗湿利水,益脾和胃,宁心安神。粳米健脾养胃。二者,食之可健脾利湿。正常人可作保健脾胃食用,四季皆宜。

扁豆赤豆鲤鱼(平)

[配方]陈皮6克,草果1颗,白扁豆、赤小豆各50克,鲤鱼1条(约1000克),干红辣椒6克,姜、葱、盐、鸡汤、菜叶各适量。

[制作]1.将活鲤鱼除去鳞、鳃和内脏,洗净待用。

2.把白扁豆、赤小豆、陈皮、干红辣椒、草果洗净后,塞入鲤鱼腹内,再将它放入盆内,另加适量姜、葱、盐、灌入鸡汤,上笼蒸制。

3.蒸制时间约1小时,待鲤鱼蒸熟后,即可出笼。另将葱丝或绿叶蔬菜用汤略烫,投入鱼汤中即成。

[食法]每日1次,每次吃豆及鱼100克,喝汤。

[功效]健脾利水消肿。适用于消渴水肿,黄疸脚气,小便频数等症。

[宜忌]无特殊禁忌。

[解析]鲤鱼又名赤鲤鱼(《尔雅》),味甘,平,归脾、肾经,能利水,消肿,下气,通乳。《纲目》曰: “煮食,下水气,利小便。”《本草拾遗》曰: “主安胎。”白扁豆味甘,平,归脾、胃经,能健脾和中,消暑化湿。草果能燥湿除寒,消食化积。陈皮有行气健脾功效。诸药与鲤鱼同烹,可增。

薏米粥(凉)

[配方]薏米50克,白糖适量。

[制作]1.将薏米洗净,置于锅内,加水适量,武火上烧沸,再用文火煨熬,待薏米熟烂后,加入白糖即成。

[食法]每日1次,每次吃粥50克。

[功效]健脾除湿。适用于脾胃虚弱,风湿性关节炎,水肿,皮肤扁平疣(瘊子)等症。

[宜忌]任何体质人土均可服食。

[解析]薏米,味甘,淡,归脾、肺、肾经,能健脾,补肺,清热,利湿。《纲目》说其能“健脾益胃,补肺清热,去风胜湿。”白糖调味补脾,二者煮粥食之,有健脾除湿功效。正常人四季补脾均可食用。

荜茇鲤鱼汤(平)

[配方]荜茇5克,鲤鱼1000克,川椒15克,姜、香菜、料酒、葱、味精、醋各适量。

[制作]1.将鲜鲤鱼去鳞、鳃,剖腹去内脏,洗净,切成3厘米的小块;将葱、姜洗净,用力拍破。

2.将荜茇、鲤鱼、葱、姜、川椒放入锅内,加水适量,置武火上烧开,移文火上炖熬约40分钟。

查看全文

相关推荐

精选阅读

热门推荐